长江委主任马建华在202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全面贯彻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要求 奋力开创长江流域治理管理工作新局面
——在202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马建华
(2022年1月20日)
来源:长江水利网 时间:2022年01月20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1年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工作重点和2022年主要工作任务,动员全委广大干部职工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奋力开创长江流域治理管理工作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2021年工作情况
2021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我国水利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具有非凡意义的一年,是我们全面深化治江兴委新时期发展战略、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关键之年。全委上下克难奋进、砥砺前行,坚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把政治建设引向深入;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十四五”治江兴委各项任务;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流域水安全底线,经受住了罕见秋汛的考验、经受住了经济发展的考验、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考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圆满实现“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各项目标。
(一)水旱灾害防御成效显著。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面对严峻复杂的防御形势,加强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发布水雨情预报952期、洪水预警24期,组织开展汉江“83·10”洪水防洪调度推演和委管水库防汛应急抢险演练,组织会商156次,下发调度指令93个,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6次,派出37个工作组、专家组,成功防御长江1号洪水、嘉陵江3次编号洪水、汉江7次洪水过程和两湖水系洪水,有效应对台风“烟花”影响,及时处置堰塞湖、水库漫坝等11处重大险情。特别是在应对汉江罕见秋汛过程中,通过精细调度,丹江口水库累计拦蓄洪水98.6亿立方米,最大削峰率71%,避免汉江皇庄以下河段超保证水位和杜家台蓄滞洪区运用。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从“有”向“强”不断迈进,纳入联合调度的水工程达到107座,三峡水库连续12年蓄至175米,丹江口水库首次实现170米满蓄目标,有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
(二)流域规划体系日趋完善。我们持续巩固“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成果,科学编制长江流域(片)“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全力做好治江顶层设计。孔雀河、岷江流域综合规划,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采砂管理规划(2021-2025年)获批,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安全保障规划印发实施,汉江、嘉陵江等流域和洞庭湖区综合规划加速推进。编制完成安澜长江建设方案,第三次长江流域(片)水资源调查评价完成成果核定,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规划等工作有序开展。持续抓好三峡后续工作项目管理,协调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湘鄂两省达成共识,稳步推进陆水水库除险加固前期工作。深化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和建设方案比选论证,加大引江补汉前期工作力度,助力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
(三)水资源管控持续强化。我们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不断强化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牵头建立全流域水资源调度协调机制,召开了长江流域水资源调度第一次联席会议。湘江等14条跨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报部审核。扎实推进重点河流和重要水工程水量调度,印发赤水河等流域年度水量分配方案以及嘉陵江、汉江等年度水量调度计划,有效实施德泽水库应急供水调度保障昆明城市供水安全。加强南水北调中线水量调度,陶岔渠首年度实际供水90.5亿立方米,再创新高。加强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提出汉江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分区管控成果。流域水资源动态管控继续强化,断面监测数量增至265个,基本实现流域主要河流水系全覆盖。完成241个委管规模以上取水项目取水实时在线监测,完成澜沧江以西(含澜沧江)区域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积极推进水资源监测与用水统计,通过国控水资源监控平台推送取水户已达5380家,监控年取水量达988.8亿立方米。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完成江西、湖北省级用水定额评估,高质量完成77个县(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实施第3轮省级用水定额评估,积极推动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节水考核试点,全委新增节水机关(单位)33家。积极稳妥、有序有效应对丹江和老灌河锑污染事件,编制应急监测简报50期,确保了bv伟德国际供水安全。
(四)水生态保护修复精准发力。我们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坚决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狠抓长江经济带涉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生态环境警示片50个涉及水利问题,已督促完成整改49个。科学制定重要河湖生态流量目标,完成54条跨省河湖的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编制并报部。强化生态流量日常监管,实现86条重点河湖135个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动态管控全覆盖。复核流域内19省(区、市)1200余个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连续11年开展生态调度试验,宜都江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规模创历年之最,连续4年开展丹江口水库鱼类增殖放流,鱼苗放流数量首次达到325万尾的设计规模。协调指导流域水土流失防治,组织召开长江上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对滇中引水工程等35个部批项目水土保持开展现场检查,集中督办、核查34个部批项目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联合川渝两省(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同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产建设项目监管,全年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减少5400平方公里。
(五)河湖管护水平加快提升。我们着力健全流域河湖长制制度体系,狠抓河湖“清四乱”等专项整治行动,河湖面貌得到持续改善。加强河湖长制制度建设,建立“长江委+省级河长制办公室”协作机制,出台长江流域(片)河湖长制信息共享实施细则和跨省河湖联防联控指导意见。落实长江经济带水利纪检监察沟通协调机制,督促加大有关项目清理整治力度。积极推进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河湖管理“清四乱”监督检查,检查河段(湖片)1322个,新发现问题288个。加快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扫尾,涉嫌违法违规的2441个项目全部完成整改。完成9省份108个非法矮围清理取缔工作,拆除围堤约131公里。完成38个河湖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复核,开展长江中游约955公里河道查勘,不断加强洲滩民垸保护与治理。
(六)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行业监管扎实推进。我们坚持建管并重,一批重大工程实现重要节点目标,行业监管有力有效。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和bv伟德国际供水调度运行管理专项两个设计单元通过水利部完工验收,南水北调bv伟德国际工程全面进入运行管理阶段。贵州夹岩水利枢纽下闸蓄水,西藏拉洛水利枢纽灌区通过通水阶段验收,湖南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安徽下浒山水库通过竣工验收。督导检查江西等9省(区、市)197个在建和运行管理项目,督促整改问题164个。委管水库全年安全运行,皂市水利枢纽工程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扎实推进小型水库安全运行、小水电清理整改、农村饮水安全等重大水利督查检查专项工作24项,派出督查组489组次、1646人次,发现问题3864个,采取“一省一单”方式印发督促整改通知26份。
(七)依法治江管水全面加强。我们全面推进《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加强水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流域水事秩序持续向好。加强普法教育,开展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工作。印发实施长江水利委员会生态流量监督管理办法,制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行政许可监督管理办法等一批规章制度。开展水事纠纷集中排查化解,推动湘桂边界和平隧洞引水工程水事矛盾所在地县(区)正式签署协议。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工作流程,全年受理行政审批事项309项,好评率保持在100%。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受理处置水事违法举报39起。深化联合执法、水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机制,联合五部门开展长江采砂综合整治和涉砂船舶专项治理行动。累计暗访巡江2.7万公里,组织开展联合执法64次,始终保持省际边界重点河段非法采砂高压严打态势。推进三峡、陆水水库清淤砂综合利用,综合利用航道疏浚砂881万吨。深化战略合作,与凉山州人民政府、生态环境部长江局、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7家政府、企事业单位、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战略合作伙伴增加至18家,共抓大保护合力不断增强。
(八)智慧水利建设稳步推进。我们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加快构建数字孪生长江体系。修编长江委水利网信“十四五”建设实施方案,确立数字孪生长江、智慧长江两步走路线图。强抓基础体系建设,初步形成综合监测站网、中心数据库,精心打造“一张图”,初步建成数字孪生长江算据基础。启动丹江口、江垭、皂市等工程,汉江、澧水等流域以及三峡库区、城陵矶附近地区等河段的数字孪生长江试点建设。推动水文在线整编、水库群联合调度、智能采砂监管等智慧水利先行先试工作。推进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综合调度支持系统建设、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和长江流域防灾联合调度系统前期工作。完成全委网络安全在线系统定级,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全委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九)科技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我们将科技创新摆在治江兴委的突出位置,全委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制定印发2020-2035年“四个长江”建设规划纲要,发布2021年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强化科技创新,7项牵头成果荣获2021年度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2项专利分获首届湖北省专利奖金奖和银奖,成功举办首届长江科学技术奖评选活动。获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45项,2项科技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31项成果入选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指导目录,世行贷款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示范项目获得批准。加强科技平台建设,获批筹建水利部长江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启动湖北长江实验室建设,成立水利电力规划设计(塞内加尔)国际技术转移离岸中心。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成功举办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高端论坛、数字孪生与水科技创新论坛、2021中韩智慧水利技术交流会。持续推进澜湄水资源合作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稳步推进亚洲合作资金项目申报与实施,澜湄水资源合作不断加强。
(十)委内改革发展提档升级。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流域机构履职能力。长江委“十四五”发展改革规划印发实施,完成长江设计院公司制改革。全年落实长江委中央水利投资3.42亿元。汉江集团丹江电厂发电54.67亿千瓦时,澧水公司发电13.83亿千瓦时,均创历史新高。制定机关部门配合经济发展工作清单28项,全力支持委属企事业单位发展解忧纾困,2020-2021年企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年均增长率12.2%,全委总收入年均增长率10.9%,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狠抓审计监督,完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等重点任务14项。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选拔任用调整委管干部117人次,培养使用年轻干部26人。印发《机关工作人员平时考核工作实施细则》,推动公务员精细化管理。推进杰出、国家级、省部级、委级4个高层次后备人才梯队建设和技能名师团队建设。强化干部日常监管,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首次开展全委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开展长江委第三届“最美一线职工”评选。成立长江水文化中心,组织编制长江水文化建设规划和文化塑委规划,推进汉江流域水文化建设试点,正式创刊《水文化》杂志。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圆满收官,成功举办长江委第三届职工运动会。加强委内对口帮扶和困难职工救助工作,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老同志服务管理,向全委478名老党员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建立老年大学共建共管共享机制。持续推进水利援藏援疆和乡村振兴工作,新选派26名援派挂职干部,落实乡村振兴帮扶任务42项,落实帮扶资金970余万元。巩固拓展全委疫情防控成果,积极配合地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委管老旧小区面貌显著改善,食堂服务质量职工满意度逐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信访维稳、机要保密、档案管理等进一步加强。
(十一)全面从严治党迈出新步伐。我们坚持政治建委,做到学党史与悟思想融会贯通、办实事与开新局同向发力。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委党组带头学习、带头讲党课、深入开展调研,取得一系列改革性、制度性成果。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见实效,委党组完成流域取水供水补水问题、委自管老旧小区改造、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等19件实事。深入开展“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狠抓59项具体任务整改落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新党员151名,实现支部书记培训全覆盖。贯彻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全面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举办第22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进一步巩固拓展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建设成果。开展制度执行情况自查自纠,查找问题175个,提出整改措施166条。积极配合部巡视组驻点巡视,配合国家审计署驻点审计,加强对委属单位巡察,实现委属党组织第二轮巡察全覆盖。加强意识形态主阵地建设,大力宣传郑守仁同志先进事迹,组成报告团在委内并赴流域7省(市)宣讲,约4.5万人聆听郑总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为推动新阶段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凝聚奋进力量。
一年来,全委文明创建成果丰硕。长江水电集团等2个集体、何涛等4名个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表彰,宣传中心水文化杂志社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长科院等3个单位被授予全国水利文明单位称号,滕建仁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受嘉奖厅局级干部表彰,丁德忠荣获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称号。多个集体或个人分获第十届“母亲河奖”、水利部第三届“最美水利人”、全国水利扶贫先进集体、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表彰、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通报表扬、湖北省杰出人才奖、湖北省省突专家和省贴专家、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直机关第四届“红旗党支部”、省直机关“两优一先”等。30个集体70名个人获长江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100名优秀共产党员、31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32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获长江委“两优一先”评选表彰,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职工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
上述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水利部党组的坚强领导,在于全委广大干部职工团结进取、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委党组向关心支持治江和全委改革发展工作的各级领导、流域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社会各界、各位老领导和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委广大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流域水利基础设施依然薄弱,智慧水利建设亟需加强,水生态水环境问题仍然突出,流域治理管理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治江兴委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要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忧患意识,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继续推动治江事业和长江委高质量发展。
二、牢牢把握新阶段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的职责使命
水利部党组深入分析新阶段水利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科学谋划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作出强化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流域管理机构主力军作用。我们要立足长江流域自身特性和优势,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的成绩。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是部党组审视江河流域特性,总结治水经验、治水规律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心怀“国之大者”,充分认识强化流域治理管理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认识和治江实践统一到部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全面担负起长江代言人的职责使命。我们要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四种能力”“六条路径”为抓手,以水安全保障为目标,在流域治理上守好底线,在流域管理上要上层次,全面检视流域管理现状,全面梳理流域治理管理的体制机制制度,认真查找薄弱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和水平。我们要勇于担当作为。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强化长江流域的治理管理工作,需要我们承担更大责任、展现更大担当、实现更大作为。我们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切实履行法定职责,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江方案,贡献长江智慧。
二要突出重点,系统谋划。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紧紧围绕“四统一”流域治理管理要求,统筹“四个长江”建设,落实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路径”,科学布局,重点发力。在统一规划方面,坚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统筹考虑、有序推进,形成流域团结治江、科学治江的良好局面。要树立系统观念,加强长江流域本底观测,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和长远的关系,统筹规划流域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整体格局,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要树立规划的权威性,立足流域整体和生命共同体,突出综合规划的引领地位,强化流域各专业规划与综合规划的有效衔接,完善流域规划实施机制,坚持先规划后实施,严格规划调整和实施监管,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作用。在统一治理方面,加强全要素、全过程统筹,巩固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格局。要加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突出长江经济带、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等国家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统筹推进流域防洪工程、水资源配置工程、河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等水利项目。要加强项目审批管理,充分发挥长江委的监督指导作用和工程技术及科研优势,确保项目有序推进、落地见效。在统一调度方面,加强调度体制机制建设,形成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的调度体系。要用好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平台,推动重点区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全覆盖。要强化和优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谋求流域防洪、水资源、生态统一调度最优方案。要完善监测站网体系,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全面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在统一管理方面,加强项目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形成稳定和谐、协同保护的水事秩序。要加强行业监督,建立健全包括防洪、水资源管理、河湖管控、采砂管理、水土保持以及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等在内的流域水利综合监管体系。要强化考核督查激励,建立完善流域水利工作“一本账”,加强对影响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水利工程布局的水利规划、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管理等事项的审核、监督和指导,全面提升流域治理管理能力。
三要注重成效,建章立制。推动流域治理管理需要以健全的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为保障,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我们要全面发挥河长制作用,强化“长江委+省级河长制办公室”协作机制,大力推进联防联控联治,进一步督促各级河长湖长压实责任、履职尽责,推进流域治理保护重点任务和河湖长制重点工作有机融合、有序开展。我们要不断健全完善流域综合管理机制,健全采砂、综合执法等跨部门跨区域涉水事务管理协调协作机制,推动建立流域生态补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长效机制,推进流域涉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我们要不断夯实法治基础,积极推动《长江保护法》配套制度出台,加快推进流域省际边界河流、省际边界水事纠纷敏感区域有关水利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强流域监管执法,进一步强化流域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提升流域监管执法能力和水平。
四要提升能力,强化保障。强化流域治理管理既是一次重大机遇,也对我们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政治建委、经济兴委、科技立委、人才强委、文化塑委”新时期发展战略,将高质量发展要求贯穿到治江兴委各方面、全过程。我们要坚持以党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我们要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强化财政资金保障,积极拓展市场收入,增强经济统筹能力,推动企事业单位优势互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化全委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全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全委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不断提升服务治江事业发展的能力和支撑。我们要坚持深化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科技攻关,加快推动形成一批具有竞争优势、体现长江水利特色的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成势见效。用好长江技术经济学会、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等科技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委作用,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平台提档升级,汇聚科技创新合力。我们要坚持加强人才建设,深化人才机制改革,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强化高层次人才选拔,花大力气培养一批包括院士、大师、杰青等在内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快青年人才培养,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健全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尊重人才、用好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发展环境。我们要坚持推进文化建设,传承弘扬长江委精神,积极推动长江水文化建设,深入挖掘长江水文化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长江文化,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为治江兴委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的精神动力。
三、全力做好2022年各项工作
2022年,我们将喜迎党的二十大。我们要按照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不松劲,始终保持奋发有为不懈怠,加强流域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筹治江兴委各项重点工作,为新阶段长江水利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全力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做好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文章,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加强水文气象预报调度联合会商和分析研判,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精心做好水工程联合调度,优化三峡、丹江口等重要水库实时调度,完善各类方案预案,优化汛末联合蓄水调度,深化生态调度试验,适时开展应急调度。强化流域大中型水库调度运行监管,做好委管水库巡查值守和应急处置,加强中小河流、山洪灾害防御等督导检查。加强抢险技术支撑,进一步健全专家派遣、现场研判、后方支援工作体系。推进水旱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最大程度降低水旱灾害风险。强化长江中下游及汉江下游干流河道崩岸预警工作。持续推进三峡水库科学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开展重要支流水库群联合调度研究。
(二)加快推进规划和水利前期工作。加快完善流域规划体系,推进嘉陵江、汉江等流域综合规划审查审批工作,有序推进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修编,深化防洪标准复核、防洪控制水位优化和防洪体系布局、洲滩民垸分类治理对策等重大问题研究论证。加快推进引江补汉工程可研、初设批复工作,配合做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西线等重大引调水工程可研及方案比选论证。全力争取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和陆水水库除险加固立项实施,协调湖北湖南加快推进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可研,配合推进长江中下游排涝泵站纳入长江防洪体系调度、汉江中下游水文泥沙观测等重要水利前期成果审查审批。持续推动三峡后续工作,加快推进完成三峡后续工作2022年度23个观测研究项目立项和实施。建立长江流域工程项目库,统筹工程布局和项目实施。
(三)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配合做好湘江等14条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审批。组织实施好汉江等7条河流年度水量调度计划和赤水河等3条河流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完成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年度供水72.3亿立方米目标,相机实施华北地区生态补水。充分发挥长江流域水资源调配协调机制、澜沧江水量调度联席会议等协商议事平台作用,完善流域水资源调度协调机制。强化流域水资源动态管控,进一步提高用水在线监测覆盖率,推进取用水管控能力提升,加强控制断面最小下泄流量监督考核。深入推进跨省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加强实时监测预警和处置。探索建立健全初始水权分配和交易制度,推进水权交易。研究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实施方案。开展相关省份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情况阶段性评估,深入推进节水评价,加快推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持续创建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和节水型单位。组织开展湖南、西藏等地用水定额评估工作,加强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监管,推动滇中引水工程受水区节水考核试点。
(四)深入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做实做细与相关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战略合作协议,广泛凝聚长江治理与保护合力。继续狠抓长江经济带涉水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督促指导相关地方加大整改力度。加强河湖生态监测与评价,完善长江流域水生态监测体系。加快建立流域生态流量管控体系,完善长江流域生态流量管理平台。加强长江流域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管理,完善水源地名录准入和退出制度,深化长江河口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研究,加强湖库底泥清淤处置及水生态修复科技创新研究,推进重点河湖关键水生生境修复和旗舰物种保护,积极推动长江中下游原通江湖泊生物通道恢复试点立项实施。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推动实施《地下水管理条例》。科学推进金沙江下游、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推动深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协同监管。开展2022年度国家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实现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全覆盖。开展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
(五)持续强化河湖岸线管护。充分利用长江流域片河湖长制协作机制,推进流域治理保护重点任务和河湖长制重点工作有机融合、有序开展。严格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坚决遏增量、清存量。全力推进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治侵占破坏库区水域岸线等违法违规问题。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做好赤水河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排查整治工作。加强河湖空间动态监控,提升河湖管理信息化水平。编制长江中下游洲滩民垸防洪治理方案,编制丹江口水库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
(六)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做好三峡、南水北调、滇中引水、白鹤滩、乌东德等重大水利工程技术服务。指导四川亭子口、贵州黔中等流域重点水利工程建设,适时组织开展通水、通航、机组启动等阶段验收。参加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考核。开展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督导、长江流域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督导检查,开展流域水库、水闸、堤防险工险段安全运行和山洪灾害防御等督查暗访。监督指导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实施及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强化委管水库运行管理考核,积极推进委管水库工程运行管理标准化建设,孤山工程建设力争主汛期前二期工程具备挡水条件。完成长江委中游测区汉口、仙桃2处水文测站改建等10余个项目竣工验收。开展湖北省碾盘山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项目质量监督巡查,开展稽察“回头看”工作。深入开展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重点领域的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七)严格依法治江管水。持续做好长江保护法的宣贯落实工作。加强长江保护法配套制度的制订和研究,配合做好涉水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组织开展流域规范性文件立改废释工作。推进水利普法,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预防和调处水事纠纷,不断健全长江流域省际水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工作机制。依法开展水行政执法,加强对长江干流和流域重点区域执法巡查,强化跟踪督办,推进各地建立干支流联动机制,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指导各地制定航道疏浚砂处置办法,推进水库清淤砂综合利用。强化跨部门、跨区域联合执法协作机制,深化共管共治监管执法。组织做好重大督查检查专项工作,提高行业监督信息化水平,推进质量监督与联合稽查。
(八)加快推进数字孪生长江建设。完善顶层设计,构建“1+7+X”为试点的数字孪生长江建设规划体系。加快开展丹江口、江垭、皂市工程,汉江、澧水流域以及三峡库区、城陵矶附近地区河段的数字孪生长江试点建设,全面推进算据、算法、算力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流域体系。推进智慧水利先行先试水文在线整编、综合调度、砂石采运管理单信息平台成果的推广应用。完成长江流域控制性水利工程综合调度系统、网络安全能力提升及IPv6升级改造、澜湄水资源合作共享信息平台等重点项目年度建设任务。推进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等重点项目落实落地。推进长江委一张图平台迭代升级,加强遥感技术研发和应用能力。
(九)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做实做强长江治理与保护科技创新联盟,编制2022年长江治理与保护报告。积极申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长江水科学研究联合基金等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推进世行贷款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系统保护修复和绿色发展示范项目实施。加强省(部)级和委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加强技术成果质量监督检查,加强治江战略及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巩固拓展多双边交流,不断扩大朋友圈。加强跨界河流涉外事务技术支撑,推进2022年度亚合资金项目实施,深化澜湄水资源合作。
(十)统筹推进长江委高质量发展。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积极争取经费保障,加强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完善全委经济发展保障机制,推动实现市场信息共享、开拓互助、激励补偿。健全政事企分工明确、统分有序、协同高效的管理体制,适时修订机关部门和委属事业单位“三定”规定,指导委属企业做好内部改革。强化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交流力度,加强技术技能领军人物培养。完善工资收入分配管理,探索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研人员奖励激励制度。持续推进长江水文化建设和文化塑委战略,加强长江水文化中心建设,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讲好长江故事和长江委故事。发挥审计常态化“经济体检”作用,加大财经纪律执行检查力度,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开展长江委第四届“十佳老人”评选,充分发挥老同志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离退休职工服务管理工作水平,落实好离退休人员各项待遇。办好老年大学,打造老年教育品牌。全力办好幼儿园,努力实现委内职工适龄子女应收尽收,建立暑期托管工作长效机制。健全长江委职工大病救助机制和困难职工帮扶机制。积极开展医疗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加快提升全委干部职工医疗服务保障能力。继续强化援藏援疆技术支撑和人才支持,全面实施石柱村、黄家村、芦溪村“十四五”乡村振兴工作。加强信访维稳、网络安全、公文保密、档案管理等工作,维护长江委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十一)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扎实做好党委(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举办长江委第十九期领导干部理论进修班。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深入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支部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落实好“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制度。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加强党组、纪检组沟通协调。深入开展第23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健全非职务违法犯罪预防治理机制。全面推进水利部党组巡视整改落实,开展委党组巡察整改后评估。组织做好新一届长江委文明单位申报考核。大力弘扬长江委精神,持续学习宣传郑守仁同志先进事迹,筑牢长江委人理想信念根基。广泛凝聚治江各方力量,扎实做好统战、工会、共青团等工作。
同志们,治江事业正全面迈上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十六字”治水思路,在水利部坚强领导下,统筹推进安澜、绿色、和谐、美丽长江建设,全面实施政治建委、经济兴委、科技立委、人才强委、文化塑委新时期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再启航,砥砺奋进续新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